**女人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女人**视频一级毛片,一级女毛片,美女毛片儿,80s毛片,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中国美女一级毛片

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頁(yè) » 習俗

滄州吳橋旅游景點(diǎn)(滄州吳橋旅游景點(diǎn)介紹)

2022年10月21日 21:30:1310網(wǎng)絡(luò )

1. 滄州吳橋旅游景點(diǎn)介紹

滄州好玩的地方很多。偏西部有著(zhù)名的景點(diǎn)白洋淀,乘船、觀(guān)荷均可。滄州南部有著(zhù)名的武術(shù)之鄉吳橋,在哪里可以去吳橋大世界看看雜技。

滄州往東不遠,有著(zhù)名的鐵獅子,因人為原因,鐵獅子保護不力,現破損嚴重,面世機會(huì )不多,為防遺憾,大家可以就早觀(guān)看。

2. 滄州吳橋旅游景點(diǎn)介紹作文

吳橋不是武術(shù)之鄉,而是雜技之鄉,武術(shù)之鄉是滄州,滄州是一個(gè)地級市,吳橋是滄州市下轄的一個(gè)縣,吳橋縣城距滄州市里約90公里,但離山東省德州市較近,約二三十公里,吳橋縣有火車(chē)站、高速公路、104國道,交通便利,吳橋雜技大世界就位于吳橋縣城西側,104國道旁。

3. 吳橋距離滄州多遠

“滄州”周邊好玩的地方:

吳橋,作為我國雜技藝術(shù)的發(fā)祥地,以其悠久的雜技歷史和精湛的雜技藝術(shù)在國內外雜技界被稱(chēng)作雜技藝術(shù)的搖籃。雜技大世界共建江湖文化城、雜技奇觀(guān)宮、魔術(shù)迷幻、小泰山等八大景點(diǎn)、集娛樂(lè )、參與、交流、表演、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展示民俗精粹,以獨特的雜技文化旅游日益奠定了華北知名景點(diǎn)地位。

東光鐵佛寺,位于河北省滄州市東光縣城內的鐵佛寺是滄州的一大特色,也是一處有著(zhù)眾多人文景觀(guān)的地方。鐵佛寺的出名讓鐵佛寺在當地還有著(zhù)“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這樣一句打油詩(shī)。其中的大雄寶殿是鐵佛寺的主殿,大雄寶殿內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的尊像,這尊像高8.24米,重48噸的鐵鑄佛像是我國最大的座式鑄鐵佛像。

南大港濕地海拔最高處5.4米,最低處2.9米,分為瀉湖洼地、淺槽型洼地、崗地和高平地等,90%的植被為蘆葦。環(huán)港林木10米寬、30公里長(cháng),計6萬(wàn)多株。這里是候鳥(niǎo)南北遷徙帶與東西遷徙帶的交匯點(diǎn),為在濕地自然保護區內,視野遼闊,盛夏時(shí)節,滿(mǎn)目青翠,空氣清新,使人心曠神怡。

滄州相關(guān)介紹:

滄州市,河北省轄 地級市,地處河北省東南,東臨渤海,北靠天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地跨北緯37°29′至38°57′,東經(jīng)115°42′至117°50′,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全市總面積1.4萬(wàn)平方公里,轄2個(gè)區4個(gè)市10個(gè)縣,戶(hù)籍人口779.54萬(wàn)(2016年末)。

滄州因瀕臨渤海而得名;上古時(shí)期,滄州屬幽州和兗州,西周時(shí)屬青州,春秋戰國時(shí)代為燕、齊、晉、趙等國地。1949年,設滄縣專(zhuān)區。1958年,設滄州市(縣級),隨后撤消并入滄縣。1961年,恢復滄州專(zhuān)區,并恢復滄州市(縣級),專(zhuān)署駐滄州市。1967年,滄州專(zhuān)區改稱(chēng)滄州地區。1983年,改為河北省轄市。1993年,地、市合并為滄州市。

滄州市是國務(wù)院確定的經(jīng)濟開(kāi)放區、是石油化工基地和北方重要陸海交通樞紐,是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區和京津冀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 。

4. 滄州吳橋旅游景點(diǎn)介紹大全

吳橋雜技大世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吳橋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是我國雜技發(fā)祥地之一,被國內外雜技界公認為中國雜技之鄉。

1993年,吳橋縣政府與香港國旅合資興建了“吳橋雜技大世界”,把雜技藝術(shù)作為一項獨有的旅游資源加以開(kāi)發(fā)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頃,集游樂(lè )、人文、博物、民俗、雜技培訓、比賽交流于一體,具有神奇、絕妙、新穎、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現了雜技之鄉古老的民間文化風(fēng)采,成為獨樹(shù)一幟的世界東方雜技旅游勝地。

5. 河北吳橋旅游景點(diǎn)大全

吳橋雜技大世界門(mén)票價(jià)格:電子票(在線(xiàn)支付票型)吳橋雜技大世界門(mén)票160元 預定價(jià)140元1、取票地址:景區南門(mén)售票中心網(wǎng)絡(luò )售票處2、取票憑證:訂單提交成功后,會(huì )免費獲取訂單短信,作為取票憑證3、門(mén)票說(shuō)明:

①門(mén)票含江湖文化城、魔術(shù)迷幻宮、紅牡丹劇場(chǎng)、滑稽動(dòng)物園、馬戲游樂(lè )園、雜技博物館、普濟寺、財神廟、民俗風(fēng)情園;不含小泰山10元。

②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1.2-1.4米之間購兒童票。

③老年60歲以上80元/人。老年人及學(xué)生必須持有效證件。

④中小學(xué)生購半價(jià)票,大學(xué)生購全價(jià)票。退改規則:

(1)最晚于游玩日期當天21:00前可申請退款,逾期無(wú)法退款,不支持部分退款。

(2)如需改期,游玩日期前1天18:00前可申請,每天僅限修改一次,逾期無(wú)法改期。吳橋雜技大世界景區開(kāi)放時(shí)間:8:30-12:00;13:30-17:00

6. 滄州吳橋旅游景點(diǎn)介紹圖片

滄州獅城公園,滄州鐵獅子,吳橋雜技大世界,鹽山千童祠(中國第一僑鄉),鹽山泰山行宮,清真北大寺(中國四大清真寺之一),滄縣紀曉嵐墓,南皮石金剛,泊頭清真寺,東光鐵佛寺,青縣盤(pán)古廟,獻縣馬本齋紀念館等等.滄州旅游景點(diǎn)推薦吳橋雜技大世界

7. 滄州吳橋有什么特產(chǎn)

吳橋雜技大世界 ,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吳橋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是我國雜技發(fā)祥地之一,被國內外雜技界公認為中國雜技之鄉。1993年,吳橋縣政府與香港國旅合資興建了"吳橋雜技大世界",把雜技藝術(shù)作為一項獨有的旅游資源加以開(kāi)發(fā)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頃,集游樂(lè )、人文、博物、民俗、雜技培訓、比賽交流于一體,具有神奇、絕妙、新穎、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現了雜技之鄉古老的民間文化風(fēng)采,成為獨樹(shù)一幟的世界東方雜技旅游勝地。

景區先后投資1000余萬(wàn)元,包裝推出了"江湖八大怪"、"鬼手居"、"吹破天劇場(chǎng)"、"雜技小院"等民俗旅游品牌,倍受海內外廣大游客的青睞。2000年雜技大世界率先步入國家"首批4A級旅游景區"的行列;相繼被中宣部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jìn)單位"和"全國文明單位"、國家文化出口重點(diǎn)企業(yè)。

吳橋雜技大世界歷經(jīng)15年開(kāi)發(fā),現已形成以京滬沿線(xiàn)及京、津、冀、魯四省市為客源市場(chǎng)主體的市場(chǎng)格局,年接待游客60萬(wàn)人以上,國外游客達5萬(wàn),截止2014年12月,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俗旅游景區和世界唯一的雜技主題公園。

8. 滄州吳橋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滄州好玩的地方有:吳橋縣位于河北省東南部,是我國雜技發(fā)祥地之一,被國內外雜技界公認為中國雜技之鄉。1993年,吳橋縣政府與香港國旅合資興建了“吳橋雜技大世界”,把雜技藝術(shù)作為一項獨有的旅游資源加以開(kāi)發(fā)利用。大世界占地200公頃,規模龐大,氣勢宏偉,內設十大景點(diǎn),融千年雜技文化于一苑,集游樂(lè )、人文、博物、民俗、雜技培訓、比賽交流于一體,具有神奇、絕妙、新穎、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展現了雜技之鄉古老的民間文化風(fēng)采,成為獨樹(shù)一幟的世界東方雜技旅游勝地?!楹霌P民族文化,變吳橋雜技優(yōu)勢為經(jīng)濟優(yōu)勢,進(jìn)一步推動(dòng)全縣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1992年4月28日,由吳橋縣政府與香港共同興建的吳橋雜技大世界旅游景區破土動(dòng)工。1993年11月26日,吳橋雜技大世界一期工程對外開(kāi)放,占地617畝,共建江湖文化城、雜技奇觀(guān)宮、魔術(shù)-、小泰山等八大景點(diǎn)、集娛樂(lè )、參與、交流、表演、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東光鐵佛寺是著(zhù)名的名勝古跡,素以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聞名遐邇。據《東光縣志》記載,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于北宋開(kāi)寶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因寺內釋迦牟尼佛體態(tài)碩大而聞名,民國25年(公元1936年)直系軍閥吳佩孚曾親筆題匾為鐵佛寺。解放后,鐵佛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diǎn)保護文物。隨著(zhù)歲月的流逝,時(shí)間的變遷,鐵佛寺歷盡蒼桑。-期間(1966年8月25日),這些象征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勝古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改革開(kāi)放以來(lái),為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縣政府報請省政府批準,重修鐵佛寺。于1987年3月22日破土動(dòng)工,投資500萬(wàn)元,于1989年3月將鐵佛寺修茸一新。新建鐵佛寺位于旅游區正中央,占地面積7334平方米,包括山門(mén)、天王殿、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為一組古樸典雅雄偉壯觀(guān)的仿宋古建筑群。千童祠,位于滄州市東南鹽山縣千童鎮,北距鹽山縣城25公里。千童祠內有東渡堂、泰山堂、友誼堂,記載著(zhù)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東渡及對日本列島的影響。千童鎮,在商、周、戰國時(shí)期稱(chēng)“饒安邑”,意為“其地豐繞,可以安人”?!妒酚洝ぺw世家》中講到秦始皇六年(公元前241年)“趙將龐 攻齊取饒安”即指此地。秦時(shí)此地稱(chēng)“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睗h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此置縣稱(chēng)“千童縣”。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于此始置滄州州治。千童鎮在歷史上州治縣治長(cháng)達841年,由于在公元前209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勇率數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從這里啟航,求長(cháng)生不老之藥,漂洋過(guò)海,東渡成功,移民僑居日本,開(kāi)創(chuàng )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之先河,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僑鄉。泊頭河北省的鴨梨、金絲小棗之鄉;西靠古運河,北臨滄州,南依吳橋,(雜技之鄉)東屏京滬鐵路。泊蓮寺的興建,是為滿(mǎn)足本地區的廣大信眾的愿望,提供聽(tīng)經(jīng)聞法的良好修學(xué)環(huán)境。經(jīng)宗教局及政府有關(guān)部門(mén)的審批,已于肖圈村興建。山門(mén)前一大碑樓,拾階而上入山門(mén)是中軸線(xiàn)上的天王殿。天王殿的兩側是五官堂,客堂,及大悲殿及地藏殿。天王殿后的中軸處為大雄寶殿及殿前的兩石經(jīng)幢。中軸處的最后方為藏經(jīng)樓,及兩側的僧寮,禪堂。鐵獅子坐落在滄州市東南20公里滄州舊城開(kāi)元寺前,東關(guān)村西0.5公里處。是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較大的鑄鐵藝術(shù)品之一,具有很大的歷史、科學(xué)和藝術(shù)價(jià)值。滄州鐵獅子位于滄州市政府駐地東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東關(guān)村西0.5公里處。鐵獅身高5.78米,長(cháng)5.34米,寬3.17米,體重約50噸。背負巨盆相傳是文殊菩薩蓮坐,獅身向南,頭向西南,兩左腳在前,兩右腳再后,呈前進(jìn)狀,姿態(tài)雄偉,昂首闊步,徐徐如生鐵獅是我國大型的驚巧鑄鐵工藝。也是我國著(zhù)名發(fā)源的古跡。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充分的顯示出我國古代勞動(dòng)人民的智慧和藝術(shù)才華。解放后鐵獅子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與保護,國務(wù)院首先把它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diǎn)文物保護單位,并且對它進(jìn)行各種的修繕。滄州鐵獅子,當地俗稱(chēng)“鎮海吼”,它位于滄縣舊州城內,坐落在原開(kāi)元寺前,獅身高3.8米,頭部高1.5米,通高5.48米。府衙是中國古代官員辦理公務(wù)之地。河間市現隸屬于河北省滄州市,歷史上,河間是與保定、濟南、開(kāi)封齊名的四大名府之一,距今有2700多年的歷史,歷代曾在此設郡、立國、建州、置府,是京南經(jīng)濟、政治、文化和軍事重地,素有“京南第一府”之稱(chēng)。自北宋置府以來(lái),河間府、縣并存計804年的歷史。所以城內既設府衙,又設縣衙。直至辛亥革命廢府存縣。1936年,國民黨政府又一度在此建立專(zhuān)員公署,專(zhuān)署縣衙均設在原府衙內(現在二中所在地)。舊府衙座北朝南,衙前設高大照壁(影壁),照壁兩側建有轅門(mén),轅門(mén)外有直通河間東西大街的甬路,臨街有高大木牌坊,坊上雕刻有“燕趙雄風(fēng)”四個(gè)大字。(傳說(shuō)是直隸總督方觀(guān)承所書(shū))大門(mén)兩側有石獅一對,大門(mén)附近有口水井。門(mén)口兩側墻壁上(辛亥革命后)左邊書(shū)“天下為公”,右邊書(shū)“選賢與能”。大門(mén)內有門(mén)房(傳達室),迎面有方桿旗斗兩個(gè),東西兩側有房舍,為隸卒居住,往里為儀門(mén),東西分列吏舍,是掾吏辦公的。

9. 滄州到吳橋多少公里票價(jià)多少

1.山東省。

2.滄州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東臨渤海灣,北靠天津,西靠保定和衡水地區,南面和山東省接攘。

3.滄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古有林沖發(fā)配滄州,隋唐時(shí)期的大運河在市中心穿過(guò)?,F在的京蒲鐵路,京滬高鐵,京滬高速公路都在滄州經(jīng)過(guò)。交通便利,四通八達。

4.滄樂(lè )公路(滄州……山東省樂(lè )陵市),京滬高速公路,一個(gè)小時(shí)就可以進(jìn)入山東省了。

10. 滄州吳橋縣的特別之處

河北省傳統手工技藝和民俗的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眾多,這跟河北的地理位置有很重要的關(guān)系,主要是內蒙古、北京、河南、山東和東北的接壤之地,歷史悠久,人口眾多,多文化多民族聚集地,讓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在這里交融和生根發(fā)芽。

河北省第一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38)

1 1—6—1 木板大鼓 曲藝 滄州滄縣

2 1—4—2 井陘拉花 民間舞蹈 石家莊井陘縣

3 1—4—3 徐水獅舞 民間舞蹈 保定徐水縣

4 1—5—2 評劇 傳統戲劇 唐山灤南縣

5 1—5—3 唐山皮影戲 傳統戲劇 唐山市

6 1—5—4 石家莊絲弦 傳統戲劇 石家莊市

7 1—5—5 哈哈腔(清苑) 傳統戲劇 保定市

8 1—5—6 哈哈腔(青縣) 傳統戲劇 滄州青縣

9 1—5—7 武安平調落子 傳統戲劇 邯鄲武安市

10 1—5—8 定州秧歌戲 傳統戲劇 保定定州市

11 1—5—9 冀南皮影戲 傳統戲劇 邯鄲市

12 1—5—10 武安儺戲 傳統戲劇 邯鄲武安市

13 1—3—15 涉縣寺廟音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邯鄲涉縣

14 1—5—12 二人臺 傳統戲劇 張家口康??h

15 1—6—2 樂(lè )亭大鼓 曲藝 唐山樂(lè )亭縣

16 1—7—1 吳橋雜技 雜技與競技 滄州吳橋縣

17 1—8—1 磁州窯燒制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峰峰礦區

18 1—9—1 安國藥市 民俗 保定市

19 1—11—1 女?huà)z祭典 民俗 邯鄲涉縣

20 1—12—1 沙河藤牌陣 雜技與競技 邢臺沙河市

21 1—3—2 霸州笙管樂(lè )(勝芳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霸州市勝芳

22 1—12—2 邢臺梅花拳 雜技與競技 邢臺平鄉縣、廣宗縣

23 1—12—3 楊氏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邯鄲永年縣

24 1—12—4 滄州武術(shù) 雜技與競技 滄州市

25 1—1—1 耿村民間故事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藁城市

26 1—5—11 隆堯秧歌戲 傳統戲劇 邢臺隆堯縣

27 1—2—4 豐寧滿(mǎn)族剪紙 民間美術(shù) 承德豐寧滿(mǎn)族自治縣

28 1—3—5 固安笙管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固安縣

29 1—3—4 河北鼓吹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秦皇島撫寧

30 1—3—1 冀中笙管樂(lè )(高洛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市淶水縣

31 1—4—1 昌黎地秧歌 民間舞蹈 秦皇島昌黎縣

32 1—5—1 河北梆子 傳統戲劇 河北省文化廳

33 1—1—2 河間歌詩(shī) 民間文學(xué) 滄州河間市

34 1—2—3 蔚縣剪紙 民間美術(shù) 張家口蔚縣

35 1—2—5 曲陽(yáng)石雕 民間美術(shù) 保定曲陽(yáng)縣

36 1—2—2 衡水內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衡水市

37 1—2—1 武強木版年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衡水武強縣

38 1—3—2 霸州笙管樂(lè )(高橋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霸州市

河北省第二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72)

1 2—2—5 昌黎民歌 民間音樂(lè ) 秦皇島市昌黎縣

2 1—4—15 曲周龍燈 民間舞蹈 邯鄲曲周縣

3 1—4—13 黃驊麒麟舞 民間舞蹈 滄州黃驊市

4 1—4—17 二貴摔跤 民間舞蹈 承德隆化縣

5 1—5—16 四股弦 傳統戲劇 邢臺巨鹿縣

6 1—4—10 葛漁城重閣會(huì ) 民間舞蹈 廊坊安次區

7 1—4—19 滄縣獅舞 民間舞蹈 滄州滄縣

8 1—5—13 保定老調 傳統戲劇 保定市

9 1—5—15 邯鄲東填池賽戲 傳統戲劇 邯鄲市

10 1—5—17 蔚縣秧歌 傳統戲劇 張家口蔚縣

11 1—5—14 威縣亂彈 傳統戲劇 邢臺威縣

12 1—3—10 子位吹歌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定州市

13 1—1—3 孟姜女故事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秦皇島山海關(guān)區

14 1—2—7 玉田泥塑 民間美術(shù) 唐山玉田縣

15 1—8—7 秸稈扎刻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廊坊永清縣

16 1—5—21 永年西調 傳統戲劇 邯鄲永年縣

17 1—4—6 隆堯招子鼓 民間舞蹈 邢臺隆堯縣

18 1—3—11 安次區笙管樂(lè )(軍盧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安次區軍盧村

19 1—3—12 雄縣古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雄縣

20 1—3—14 辛安莊民間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滄州任丘市

21 1—3-16 里東莊音樂(lè )老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文安縣

22 1—3—20 唐山花吹 民間音樂(lè ) 唐山唐??h

23 1—4—4 滄州落子 民間舞蹈 滄州南皮縣

24 1—4—5 易縣擺字龍燈 民間舞蹈 保定易縣

25 1—3—8 常山戰鼓 民間音樂(lè ) 正定

26 1—13—3 蔚縣拜燈山 民俗 張家口蔚縣

1 1—12—5 深州形意拳 雜技與競技 衡水深州市

2 1—12—8 武氏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邯鄲永年縣

3 1—12—9 文安八卦掌 雜技與競技 廊坊文安縣

4 1—13—2 勝芳花燈及元宵燈會(huì ) 民俗 廊坊霸州市

5 1—13—5 葦子燈陣 民俗 邯鄲峰峰礦區

6 1—13—6 彩布擰臺 民俗 邯鄲邯山區

7 1—3—2 霸州笙管樂(lè )(張莊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霸州市張莊

8 1—3—7 廣宗太平道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邢臺廣宗縣

9 1—3—11 安次區笙管樂(lè )(南響口梵唄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安次區南響口

10 1—8—4 定瓷傳統燒制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曲陽(yáng)縣

11 1—5—25 河間皮影戲 傳統戲劇 滄州河間市

12 1—5—26 口梆子 傳統戲劇 張家口市

13 1—6—4 京東大鼓 曲藝 廊坊市

14 1—8—6 花絲鑲嵌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廊坊大廠(chǎng)回族自治縣

15 1—8—9 泊頭傳統鑄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泊頭市

16 1—8—10 大名草編傳統手工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大名縣

17 1—8—15 易水硯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易縣

18 2—9—9 桃林坪花臉社火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19 2—9—11 南張井老虎火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20 2—5—2 冀南梨花大鼓(雞澤縣) 曲藝 邯鄲雞澤縣

21 2—5—2 冀南梨花大鼓(威縣) 曲藝 邢臺威縣

22 2—5—3 西河大鼓 曲藝 廊坊文安縣

23 2—4—11 深澤墜子戲 傳統戲劇 石家莊深澤縣

24 2—8—9 山莊老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承德平泉縣

25 2—8—10 織字土布技藝(雞澤縣、肥鄉縣)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雞澤縣 邯鄲肥鄉縣

26 2—8—11 魏縣花布染織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魏縣

1 2—4—3 邯鄲賽戲(武安市、涉縣) 傳統戲劇 邯鄲武安市 邯鄲涉縣

2 2—6—11 蘇橋飛叉會(huì ) 雜技與競技 廊坊文安縣

3 2—6—2 孟村八極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

4 2—6—3 劈掛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市

5 2—6—4 燕青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市

6 2—6—7 香河安頭屯中幡 雜技與競技 廊坊香河縣

7 2—6—10 左各莊桿會(huì ) 雜技與競技 廊坊文安縣

8 2—6—13 正定高照(中幡) 雜技與競技 石家莊正定縣

9 2—8—2 板城燒鍋酒五甑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承德市承德縣

10 2—8—3 衡水老白干傳統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市

11 2—6—1 雄縣鷹爪翻子拳 雜技與競技 保定雄縣

12 2—4—2 冀南四股弦(館陶縣、魏縣、肥鄉縣) 傳統戲劇 邯鄲館陶縣 邯鄲魏縣北坡頭 邯鄲肥鄉縣舊店鄉南營(yíng)村

13 2—2—8 易縣東韓村拾幡古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易縣

14 2—2—1 安次區義和團音樂(lè )(東張務(wù)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安次區

15 2—2—4 豐寧滿(mǎn)族吵子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承德豐寧滿(mǎn)族自治縣

16 2—2—9 安新縣圈頭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安新縣

17 2—4—1 豫劇桑派藝術(shù) 傳統戲劇 邯鄲市

18 2—3—13 永年抬花桌 民間舞蹈

19 2—3—9 隆堯縣澤畔抬閣 民間舞蹈 邢臺隆堯縣

20 2—3—4 寬城背桿 民間舞蹈

河北省第三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172)

1 3—9—24 峰峰王看煙火燈地 民俗 邯鄲峰峰礦區

2 3—9—23 懷安縣胡家屯社火 民俗 張家口懷安縣

3 3—9—22 沙河九龍祭祀 民俗 邢臺沙河市

4 3—9—21 清河中華張氏傳統祭祀 民俗 邢臺清河縣

5 3—9—20 鄚州廟會(huì ) 民俗 滄州任丘市

6 3—9—19 覺(jué)道莊老子祭奠 民俗 滄州青縣

7 3—9—18 抬皇(黃)杠 民俗 邢臺南和縣

8 3—9—17 抬皇(黃)杠 民俗 秦皇島撫寧縣

9 3—9—16 九曲黃河陣 民俗 保定定興縣

10 3—9—15 九曲黃河陣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11 3—9—14 九曲黃河燈 民俗 張家口懷來(lái)縣

12 3—9—13 九曲黃河燈 民俗 張家口懷安縣

13 3—9—12 七夕節 民俗 石家莊靈壽縣

14 3—9—11 贊皇臘八船 民俗 石家莊贊皇縣

15 3—9—10 正定臘會(huì ) 民俗 石家莊正定縣

16 3—9—9 炮打五只船 民俗 石家莊新樂(lè )市

17 3—9—8 長(cháng)崗龍母文化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18 3—9—7 欒莊海龍灣龍文化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19 3—9—6 喪葬習俗 民俗 保定安新縣

20 3—9—5 喪葬習俗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21 3—9—4 婚俗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22 3—9—3 伏羲文化 民俗 石家莊新樂(lè )市

23 3—9—2 阜城打囤 民俗 衡水阜城縣

24 3—9—1 灤平二龍山龍文化 民俗 承德灤平縣

25 3—8—30 面塑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安新縣

26 3—8—29 白洋淀葦編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安新縣

1 3—8—27 傳統造船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安新縣

2 3—8—26 威縣土布紡織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邢臺威縣

3 3—8—25 傳統紡織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邢臺廣宗縣

4 3—8—24 手工掛面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邢臺臨西縣

5 3—8—23 手工掛面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吳橋縣

6 3—8—22 滄縣鏤空木雕雕刻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滄縣

7 3—8—21 黃驊節慶面花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黃驊市

8 3—8—20 吊爐燒餅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黃驊市

9 3—8—19 黃驊面花模子雕刻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黃驊市

10 3—8—18 黃驊人工制鹽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黃驊市

11 3—8—17 泊頭火柴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泊頭市

12 3—8—16 寧晉泥坑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邢臺市

13 3—8—15 盧龍粉條傳統加工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秦皇島盧龍縣

14 3—8—14 蜂蜜麻糖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唐山豐潤區

15 3—8—13 蜂蜜麻糖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唐山市

16 3—8—12 松紋劍鍛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唐山古冶區

17 3—8—11 柴溝堡鎮熏肉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張家口懷安縣

18 3—8—10 沙城老窖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張家口市

19 3—8—9 七汲全羊宴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無(wú)極縣

20 3—8—8 南張井干礤石墻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

21 3—8—7 井陘綿河水磨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

22 3—8—6 藁城西辛莊吹糖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藁城市

23 3—8—5 欒城楊氏家具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欒城

24 3—8—4 辛莊傳統制陶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廊坊文安縣

25 3—8—3 侯店毛筆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桃城區

26 3—8—2 磁縣扎紙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磁縣

1 3—7—8 渤海漁村剪紙 民間美術(shù) 滄州黃驊市

2 3—7—7 鐵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唐山遵化市

3 3—7—6 深澤泥模 民間美術(shù) 石家莊深澤縣

4 3—7—5 新樂(lè )石雕 民間美術(shù) 石家莊新樂(lè )市

5 3—7—4 高邑縣后哨營(yíng)貓頭靴 民間美術(shù) 石家莊高邑縣

6 3—7—3 永清花燈 民間美術(shù) 廊坊永清縣

7 3—7—2 柳編 民間美術(shù) 廊坊固安縣

8 3—7—1 安次區第什里風(fēng)箏 民間美術(shù) 廊坊安次區

9 3—6—30 清河曦陽(yáng)掌太平拳 雜技與競技 邢臺清河縣

10 3—6—29 八趟掩手 雜技與競技 保定安新縣

11 3—6—28 圈頭村少林會(huì ) 雜技與競技 保定安新縣

12 3—6—27 曲陽(yáng)擎閣 雜技與競技 保定曲陽(yáng)縣

13 3—6—26 苗刀 雜技與競技 滄州市

14 3—6—25 青縣麒麟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青縣

15 3—6—24 黃驊五虎棍 雜技與競技 滄州黃驊市

16 3—6—23 賈氏青萍劍 雜技與競技 滄州黃驊市

17 3—6—22 河間左把大奇槍 雜技與競技 滄州河間市

18 3—6—21 滄縣傳統武術(shù) 雜技與競技 滄州滄縣

19 3—6—20 彈(譚、潭)腿 雜技與競技 邢臺臨西縣

20 3—6—19 彈(譚、潭)腿 雜技與競技 滄州滄縣

21 3—6—18 抬閣 雜技與競技 石家莊靈壽縣

22 3—6—17 微水武術(shù) 雜技與競技 石家莊井陘縣

23 3—6—16 井陘縣南良都斗火龍 雜技與競技 石家莊井陘縣

24 3—6—15 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保定市

25 3—6—14 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廊坊大城

26 3—6—13 中幡 雜技與競技 廊坊安次區

1 3—6—11 安次區南關(guān)村少林武術(shù) 雜技與競技 廊坊安次區

2 3—6—10 固安戳腳 雜技與競技 廊坊固安縣

3 3—6—9 八卦掌 雜技與競技 廊坊固安縣

4 3—6—8 通臂拳 雜技與競技 邢臺南宮市

5 3—6—7 通臂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市

6 3—6—6 通臂拳 雜技與競技 廊坊三河市

7 3—6—5 通臂拳 雜技與競技 廊坊香河縣

8 3—6—4 通臂拳 雜技與競技 廊坊霸州市

9 3—6—3 梅花拳 雜技與競技 邢臺威縣

10 3—6—2 梅花拳 雜技與競技 衡水深州市

11 3—6—1 陳村查拳 雜技與競技 邯鄲邱縣

12 3—5—8 樂(lè )亭大鼓 曲藝 唐山灤南縣

13 3—5—7 拉洋片 曲藝 滄州吳橋縣

14 3—5—6 干嗑 曲藝 張家口康??h

15 3—5—5 干嗑 曲藝 張家口尚義縣

16 3—5—4 干嗑 曲藝 張家口張北縣

17 3—5—3 張北大鼓 曲藝 張家口張北縣

18 3—5—2 趙縣梅花調 曲藝 石家莊趙縣

19 3—5—1 西河大鼓 曲藝 廊坊大城縣

20 3—4—20 墜子戲 傳統戲劇 邯鄲成安縣

21 3—4—19 曲長(cháng)城木偶戲 傳統戲劇 張家口陽(yáng)原縣

22 3—4—18 亂彈 傳統戲劇 邢臺巨鹿縣

23 3—4—17 亂彈 傳統戲劇 邢臺臨西縣

24 3—4—16 老調 傳統戲劇 保定安國市

25 3—4—15 青縣青劇 傳統戲劇 滄州青縣

26 3—4—14 皮影戲 傳統戲劇 邯鄲曲周縣

1 3—4—12 皮影戲 傳統戲劇 唐山灤南縣

2 3—4—11 皮影戲 傳統戲劇 唐山樂(lè )亭縣

3 3—4—10 赤城馬柵子戲 傳統戲劇 張家口赤城縣

4 3—4—9 二人臺 傳統戲劇 張家口張北縣

5 3—4—8 二人臺 傳統戲劇 張家口尚義縣

6 3—4—7 晉劇 傳統戲劇 石家莊井陘縣

7 3—4—6 評劇 傳統戲劇 石家莊市

8 3—4—5 石家莊絲弦 傳統戲劇 石家莊井陘縣

9 3—4—4 石家莊絲弦 傳統戲劇 石家莊贊皇縣

10 3—4—3 哈哈腔 傳統戲劇 滄州滄縣

11 3—4—2 哈哈腔 傳統戲劇 廊坊文安縣崔家坊

12 3—4—1 曲周柳子腔 傳統戲劇 邯鄲曲周縣

13 3—3—12 地秧歌 民間舞蹈 唐山樂(lè )亭縣

14 3—1—9 蕭顯寫(xiě)匾的故事 民間文學(xué) 秦皇島山海關(guān)區

15 3—3—14 泊頭小竹馬 民間舞蹈 滄州泊頭市

16 3—1—14 黃金臺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保定定興縣

17 3—1—13 臨城趙云故里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邢臺臨城縣

18 3—1—12 柏鄉漢牡丹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邢臺柏鄉縣

19 3—1—11 李廣射虎的歷史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秦皇島盧龍縣

20 3—1—10 玄鳥(niǎo)生商的歷史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秦皇島盧龍縣

21 3—3—13 青龍滿(mǎn)族寸子秧歌 民間舞蹈 秦皇島青龍滿(mǎn)族自治縣

22 3—1—8 碣石山傳說(shuō)與故事 民間文學(xué) 秦皇島昌黎縣

23 3—1—7 老馬識途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秦皇島盧龍縣

24 3—1—6 老馬識途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唐山遷安市

25 3—3—11 曲長(cháng)城背閣 民間舞蹈 張家口陽(yáng)原縣

26 3—1—3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承德圍場(chǎng)滿(mǎn)族蒙古族自治縣

1 3—1—1 平泉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承德平泉縣

2 3—3—15 清苑繡球龍燈 民間舞蹈 保定清苑縣

3 3—3—16 扇鼓 民間舞蹈 邢臺內邱縣

4 3—3—17 招子鼓 民間舞蹈 邢臺柏鄉縣

5 3—3—3 桃城區安樂(lè )秧歌 民間舞蹈 衡水桃城區

6 3—3—18 博野花鼓落子 民間舞蹈 保定博野縣

7 3—1—5 仁義胡同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唐山遷安市

8 3—3—10 王河灣挎鼓 民間舞蹈 張家口宣化區

9 3—2—13 冀中笙管樂(lè )(同口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安新縣

10 3—2—14 石家莊休門(mén)吹歌 民間音樂(lè ) 石家莊市

11 3—2—17 東光吹歌 民間音樂(lè ) 滄州東光縣

12 3—3—1 灤平棉花鬼 民間舞蹈 承德灤平縣

13 3—2—18 大義店村冰雹會(huì )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高碑店市

14 3—3—4 大城太平顫(甩會(huì )) 民間舞蹈 廊坊大城縣

15 3—2—12 冀中笙管樂(lè )(延福屯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高陽(yáng)縣

16 3—2—16 任家班嗩吶 民間音樂(lè ) 秦皇島北戴河區

17 3—3—2 武強打花膀 民間舞蹈 衡水武強縣

18 3—1—2 康熙與大廟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承德雙灤區

19 3—3—6 安次區西安莊登云會(huì ) 民間舞蹈 廊坊安次區

20 3—2—21 廣宗黃巾鼓 民間音樂(lè ) 邢臺廣宗縣

21 3—2—20 內邱慶源排鼓 民間音樂(lè ) 邢臺內邱縣

22 3—3—5 大城西子牙高蹺 民間舞蹈 廊坊大城縣

23 3—2—19 躍進(jìn)吹歌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徐水縣

24 3—2—15 羲皇圣鼓 民間音樂(lè ) 石家莊新樂(lè )市

25 3—2—6 冀中笙管樂(lè )(琉璃莊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文安縣

26 3—2—1 灤平十番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承德灤平縣

1 3—2—11 冀中笙管樂(lè )(北燕家務(wù)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霸州市

2 3—3—7 趙縣南寺莊背燈挎鼓 民間舞蹈 石家莊趙縣

3 3—2—2 漳衛南運河船工號子 民間音樂(lè ) 衡水故城縣

4 3—2—5 冀中笙管樂(lè )(東臧莊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大城縣

5 3—2—4 冀中笙管樂(lè )(楊家口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大城縣

6 3—2—7 冀中笙管樂(lè )(蔡頭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文安縣

7 3—2—8 冀中笙管樂(lè )(西灘里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文安縣

8 3—2—9 冀中笙管樂(lè )(福新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文安縣

9 3—3—8 萬(wàn)全打棍 民間舞蹈 張家口萬(wàn)全縣

10 3—2—10 冀中笙管樂(lè )(南漢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廊坊廣陽(yáng)區

11 3—3—9 蹦鼓子舞 民間舞蹈 張家口懷安縣

河北省第四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122)

1 4—10—23 逛樓 民俗 秦皇島撫寧縣

2 4—10—22 掄花 民俗 承德灤平縣

3 4—10—21 黃旗武會(huì ) 民俗 承德豐寧滿(mǎn)族自治縣

4 4—10—20 和順圣會(huì ) 民俗 承德灤平縣

5 4—10—19 馬橋 民俗 張家口張北縣

6 4—10—18 河燈習俗 民俗 承德寬城縣

7 4—10—17 河燈習俗 民俗 廊坊霸州市

8 4—10—16 火神信仰習俗 民俗 廊坊霸州市

9 4—10—15 三皇祭典 民俗 邢臺沙河市

10 4—10—14 冰神祭祀 民俗 邢臺平鄉縣

11 4—10—13 火神會(huì ) 民俗 邢臺柏鄉縣

12 4—10—12 崔府君出巡儀式及傳說(shuō) 民俗 邯鄲磁縣

13 4—10—11 抬五龍 民俗 邯鄲成安縣

14 4—10—10 土山誠會(huì ) 民俗 邯鄲武安市

15 4—10—9 虎皮莊天下太平燈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16 4—10—8 南王莊轉黃河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17 4—10—7 臺頭邳彤祭典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18 4—10—6 云盤(pán)山人祖祭典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19 4—10—5 通天河花會(huì ) 民俗 石家莊鹿泉市

20 4—10—4 聯(lián)莊會(huì ) 民俗 石家莊井陘礦區

21 4—10—3 南冶臉子會(huì ) 民俗 石家莊平山縣

22 4—10—2 九曲黃河燈 民俗 石家莊贊皇縣

23 4—10—1 五道古火會(huì ) 民俗 石家莊趙縣

24 4—9—4 青縣點(diǎn)穴撥穴療法 傳統醫藥 滄州青縣

25 4—9—2 金牛眼藥 傳統醫藥 保定定州市

26 4—9—3 丁氏正骨 傳統醫藥 滄州鹽山縣

1 4—8—18 皮影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秦皇島昌黎縣

2 4—9—1 臟腑推拿術(shù) 傳統醫藥 保定市

3 4—8—24 饸饹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魏縣

4 4—8—23 饸饹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無(wú)極縣

5 4—8—22 莜面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張家口張北縣

6 4—8—21 潘氏風(fēng)干腸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秦皇島撫寧縣

7 4—8-20 老二位餃子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秦皇島海港區

8 4—8—17 貫頭山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唐山遷安市

9 4—8—16 中山松醪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定州市

10 4—8—15 八珍御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承德平泉縣

11 4—8—14 滿(mǎn)漢全席傳統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承德市

12 4—8—13 景泰藍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廊坊大廠(chǎng)回族自治縣

13 4—8—12 戲曲臉譜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廊坊固安縣

14 4—8—11 甘陵春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市

15 4—8—10 三井十里香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泊頭市

16 4—8—9 驢肉火燒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河間市

17 4—8—8 古建青磚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任丘市

18 4—8—7 冬菜制作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青縣

19 4—8—6 同聚祥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青縣

20 4—8—5 傳統盒子燈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海興縣

21 4—8—4 古順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邢臺市

22 4—8—3 孩模燒制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魏縣

23 4—8—2 龍獅道具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正定縣

24 4—8—1 于家石頭建筑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

25 4-7—8 晉州趙氏剪紙 民間美術(shù) 石家莊晉州市

26 4—7—7 相子(紙雕) 民間美術(shù) 廊坊固安縣

1 4—7—5 “南宮碑體”書(shū)法藝術(shù) 民間美術(shù) 邢臺南宮市

2 4—7—4 剪紙 民間美術(shù) 承德寬城縣

3 4—7—3 剪紙 民間美術(shù) 邯鄲磁縣

4 4—7—2 泥塑 民間美術(shù) 邯鄲成安縣

5 4—7—1 面塑 民間美術(shù) 石家莊井陘縣

6 4—6—21 十字八方拳 雜技與競技 邢臺威縣

7 4—6—20 中 幡 雜技與競技 承德隆化縣

8 4—6—19 鼎 棋 雜技與競技 保定市

9 4—6—18 冀州三皇炮錘 雜技與競技 衡水市冀州市

10 4—6—17 戳 腳 雜技與競技 衡水市饒陽(yáng)縣

11 4—6—16 吳橋雜技?雜技嗩吶 雜技與競技 滄州吳橋縣

12 4—6—15 吳橋雜技?地攤魔術(shù) 雜技與競技 滄州吳橋縣

13 4—6—14 吳橋雜技?硬氣功 雜技與競技 滄州吳橋縣

14 4—6—13 吳橋雜技?馴獸?馴鼠 雜技與競技 滄州吳橋縣

15 4—6—12 連環(huán)綿掌 雜技與競技 滄州河間市

16 4—6—11 陰陽(yáng)八盤(pán)掌 雜技與競技 滄州任丘市

17 4—6—10 八仙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河間市

18 4—6—9 迷蹤拳(高氏迷蹤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黃驊市

19 4—6—8 通臂拳(白猿通臂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黃驊市

20 4—6—7 二郎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南皮縣

21 4—6—6 太極拳(孫式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邢臺沙河市

22 4—6—5 太極拳(盧式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邯鄲廣平縣

23 4—6—4 梅花拳 雜技與競技 邯鄲市

24 4—6—3 何莊武獅 雜技與競技 石家莊趙縣

25 4—6—2 梁家鸚垴拳 雜技與競技 石家莊井陘縣

26 4—6—1 南花園民間戲法 雜技與競技 石家莊市橋西區

1 4—5—3 熱河二人轉 曲藝 承德寬城縣

2 4—5—2 南口大鼓 曲藝 滄州獻縣

3 4—5—1 道 情 曲藝 石家莊趙縣

4 4—4—14 獨臺戲 傳統戲劇 滄州吳橋縣

5 4—4—13 皮影戲 傳統戲劇 秦皇島青龍滿(mǎn)族自治縣

6 4—4—12 評 劇 傳統戲劇 秦皇島昌黎縣

7 4—4—11 評 劇 傳統戲劇 唐山豐潤縣

8 4—4—10 高蹺戲 傳統戲劇 張家口蔚縣

9 4—4—9 小車(chē)調 傳統戲劇 廊坊市

10 4—4—8 老調(東姜老調) 傳統戲劇 滄州任丘市

11 4—4—7 落 子 傳統戲劇 邯鄲成安縣

12 4—4—6 秧歌戲(北紀城秧歌戲) 傳統戲劇 石家莊靈壽縣

13 4—4—5 秧歌戲(西調秧歌) 傳統戲劇 石家莊平山縣

14 4—4—4 石家莊絲弦(南路絲弦) 傳統戲劇 邢臺平鄉縣

15 4—4—3 石家莊絲弦(獲鹿絲弦) 傳統戲劇 石家莊鹿泉市

16 4—4—2 石家莊絲弦(郭家莊東路絲弦) 傳統戲劇 石家莊晉州市

17 4—4—1 亂彈(南巖亂彈) 傳統戲劇 石家莊高邑縣

18 4—3—9 蹦跶會(huì ) 民間舞蹈 承德興隆縣

19 4—3—8 八大怪 民間舞蹈 承德隆化縣

20 4—3—7 十美圖 民間舞蹈 廊坊三河市

21 4—3—6 跨鼓 民間舞蹈 廊坊霸州市

22 4—3—5 大頭舞(御覽轉秋千) 民間舞蹈 廊坊霸州市

23 4—3—4 南魚(yú)龍燈 民間舞蹈 邢臺隆堯縣

24 4—3—3 跑竹馬 民間舞蹈 邯鄲肥鄉縣

25 4—3—2 瑯礦活帷子 民間舞蹈 邯鄲武安市

26 4—3—1 南平望拉花 民間舞蹈 石家莊井陘縣

1 4—2—5 花張蒙道教音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定州市

2 4—2—4 冀中笙管樂(lè )(北宋村古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清苑縣

3 4—2—3 冀中笙管樂(lè )(十里鋪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雄縣

4 4—2—2 冀中笙管樂(lè )(東姜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滄州任丘市

5 4—2—1 桃園同樂(lè )會(huì )吹歌 民間音樂(lè ) 滄州黃驊市

6 4—1—10 竇爾墩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承德興隆縣

7 4—1—9 楊家將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廊坊永清縣

8 4—1—8 楊家將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廊坊霸州市

9 4—1—6 雜技口藝 民間文學(xué) 滄州吳橋縣

10 4—1—7 玉堂春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邯鄲曲周縣

11 4—1—5 魏徵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晉州市

12 4—1—4 張果老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平山縣

13 4—1—3 劉琨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無(wú)極縣

14 4—1—2 許由與堯帝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行唐縣

15 4—1—1 韓信背水一戰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市井陘縣

河北省第五批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151)

1 5—10—12 豐寧橫河蒙丁演武 民俗 承德豐寧滿(mǎn)族自治縣

2 5—10—11 淶水伶倫祭典 民俗 保定淶水縣

3 5—10—10 鐵樹(shù)銀花 民俗 廊坊永清縣

4 5—10—9 跳世平 民俗 邢臺內丘縣

5 5—10—8 黃河燈陣(駢山) 民俗 邯鄲武安市

6 5—10—7 二祖文化廟會(huì ) 民俗 邯鄲成安縣

7 5—10—6 羅莊打鐵火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8 5—10—5 東岳祭典 民俗 石家莊井陘縣

9 5—10—4 青龍山廟會(huì ) 民俗 石家莊贊皇縣

10 5—10—3 高邑水潼仙姑廟會(huì ) 民俗 石家莊高邑縣

11 5—10—2 平山王母祭典 民俗 石家莊平山縣

12 5—10—1 溫塘桃花浴 民俗 石家莊平山縣

13 5—9—4 安國中藥材加工炮制技藝 傳統醫藥 保定安國市

14 5—9—3 萬(wàn)寶堂中醫藥文化 傳統醫藥 保定市

15 5—9—2 藥囊防病法(蒼香玉屏袋) 傳統醫藥 石家莊井陘縣

16 5—9—1 中醫絡(luò )病診療方法 傳統醫藥 河北省石家莊市

17 5—8—50 臺營(yíng)燒鍋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秦皇島撫寧縣

18 5—8—49 撫寧白腐乳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秦皇島撫寧縣

19 5—8—48 新寨豬胰子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唐山樂(lè )亭縣

20 5—8—47 孫氏銀器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唐山市豐南區

21 5—8—46 吊橋缸爐燒餅傳統手工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唐山樂(lè )亭縣

22 5—8—45 孟各莊蒙鼓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唐山灤南縣

23 5—8—44 青砂器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張家口蔚縣

24 5—8—43 安國藥膳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安國市

25 5—8—42 曲陽(yáng)黑閨女餃子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曲陽(yáng)縣

26 5—8—41 定州新宗熏肉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定州市

1 5—8—39 清苑傳統制香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清苑縣

2 5—8—38 淶水古建磚瓦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淶水縣

3 5—8—37 徐水漕河驢肉加工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徐水縣

4 5—8—36 定州緙絲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定州市

5 5—8—35 定興南大牛村刺繡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定興縣

6 5—8—34 易縣清宮傳統刺繡 傳統手工技藝 保定易縣

7 5—8—33 燕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廊坊永清縣

8 5—8—32 小辛莊戲靴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廊坊霸州市

9 5—8—31 田園棉手織布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冀州市

10 5—8—30 大營(yíng)裘皮傳統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棗強縣

11 5—8—29 衡水傳統玉器雕刻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市

12 5—8—28 銅胎畫(huà)琺瑯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景縣

13 5—8—27 饒陽(yáng)仇氏金絲雜面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饒陽(yáng)縣

14 5—8—26 硬木雕刻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武邑縣

15 5—8—25 衡水地毯傳統編制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衡水市桃城區

16 5—8—24 楊氏風(fēng)船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黃驊市

17 5—8—23 萬(wàn)二燒雞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黃驊市

18 5—8—22 朱記扣碗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鹽山縣

19 5—8—21 肅寧撈紙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肅寧縣

20 5—8—20 傳統雜技魔術(shù)道具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吳橋縣

21 5—8—19 線(xiàn)裝書(shū)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吳橋縣

22 5—8—18 南皮小米面窩頭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滄州南皮縣

23 5—8—17 孔明鎖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邢臺沙河市

24 5—8—16 西關(guān)饸饹面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邢臺寧晉縣

25 5—8—15 鵲王臺酒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邢臺內丘縣

26 5—8—14 小磨香油傳統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市大名縣

1 5—8—12 二毛燒雞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市邯山區

2 5—8—11 南小留木鏇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市廣平縣

3 5—8—10 大名滴溜酒傳統釀造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市大名縣

4 5—8—9 大名郭八火燒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市大名縣

5 5—8—8 大名五百居香腸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邯鄲市大名縣

6 5—8—7 靈壽青銅器制作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市靈壽縣

7 5—8—6 井陘窯傳統燒制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市井陘縣

8 5—8—5 金絲彩釉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市裕華區

9 5—8—4 藁城宮面手工制作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藁城市

10 5—8—3 竇王醋釀造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井陘縣

11 5—8—2 贊皇原村土布紡織技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贊皇縣

12 5—8—1 劉氏酥餅五仁蛋黃皮月餅工藝 傳統手工技藝 石家莊市

13 5—7—8 成安烙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邯鄲成安縣

14 5—7—17 灑河橋花燈 民間美術(shù) 唐山遷西縣

15 5—7—16 豐寧滕氏布糊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承德豐寧滿(mǎn)族自治縣

16 5—7—15 左衛墻圍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張家口懷安縣

17 5—7—14 曲陽(yáng)泥塑 民間美術(shù) 保定曲陽(yáng)縣

18 5—7—13 烙 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廊坊市

19 5—7—12 刻銅藝術(shù) 民間美術(shù) 衡水饒陽(yáng)縣

20 5—7—11 雕花陶球泥塑工藝 民間美術(shù) 滄州東光縣

21 5—7—10 石影雕 民間美術(shù) 滄州吳橋縣

22 5—7—9 泊頭三癡齋泥塑 民間美術(shù) 滄州泊頭市

23 5—7—7 廣平水墨布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邯鄲廣平縣

24 5—7—6 “南宮碑體”書(shū)法藝術(shù) 民間美術(shù) 邯鄲市邯山區

25 5—7—5 民間手繪畫(huà) 民間美術(shù) 邯鄲市復興區

26 5—7—4 剪紙(喬杖子剪紙) 民間美術(shù) 承德市承德縣

1 5—7—2 剪紙(邯鄲剪紙) 民間美術(shù) 邯鄲市復興區

2 5—7—1 郭氏鐵板浮雕 民間美術(shù) 石家莊市新華區

3 5—6—13 陰陽(yáng)八盤(pán)掌 雜技與競技 保定雄縣

4 5—6—12 蠡縣戳腳 雜技與競技 保定蠡縣

5 5—6—11 孫式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保定望都縣

6 5—6—10 東王莊飛叉 雜技與競技 廊坊霸州市

7 5—6—9 李派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廊坊市廣陽(yáng)區

8 5—6—8 吳橋雜技?馬戲 雜技與競技 滄州吳橋縣

9 5—6—7 吳橋雜技?大變活人 雜技與競技 滄州吳橋縣

10 5—6—6 李氏迷蹤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青縣

11 5—6—5 楊氏青萍劍 雜技與競技 滄州運河區

12 5—6—4 二郎拳 雜技與競技 滄州南皮縣

13 5—6—3 洪 拳 雜技與競技 邢臺巨鹿縣

14 5—6—2 王其和式太極拳 雜技與競技 邢臺任縣

15 5—6—1 正定三角村高蹺 雜技與競技 石家莊正定縣

16 5—5—2 冀東段派評書(shū) 曲藝 唐山市

17 5—5—1 磁縣墜子 曲藝 邯鄲磁縣

18 5—4—17 陽(yáng)原晉劇 傳統戲劇 張家口陽(yáng)原縣

19 5—4—16 萬(wàn)全秧歌戲 傳統戲劇 張家口萬(wàn)全縣

20 5—4—15 望都新穎調 傳統戲劇 保定望都縣

21 5—4—14 永清河北老調 傳統戲劇 廊坊永清縣

22 5—4—13 皮影戲(霧靈皮影) 傳統戲劇 承德興隆縣

23 5—4—12 皮影戲(蔚州燈影戲) 傳統戲劇 張家口蔚縣

24 5—4—11 皮影戲(沙河市皮影戲) 傳統戲劇 邢臺沙河市

25 5—4—10 亂 彈 傳統戲劇 邢臺平鄉縣

26 5—4—9 大名大平調 傳統戲劇 邯鄲大名縣

1 5—4—7 曲周四股弦 傳統戲劇 邯鄲曲周縣

2 5—4—6 平調落子 傳統戲劇 邯鄲市

3 5—4—5 平調落子 傳統戲劇 邯鄲涉縣

4 5—4—4 行唐楊村秧歌 傳統戲劇 石家莊行唐縣

5 5—4—3 平山墜子戲 傳統戲劇 石家莊平山縣

6 5—4—2 西王莊絲弦 傳統戲劇 石家莊平山縣

7 5—4—1 微水絲弦 傳統戲劇 石家莊井陘縣

8 5—1—11 鷹手營(yíng)子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承德市鷹手營(yíng)子礦區

9 5—1—10 唐堯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保定唐縣

10 5—1—9 關(guān)漢卿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保定安國市

11 5—1—8 邯鄲古城傳說(shuō)與民俗 民間文學(xué) 邯鄲叢臺區

12 5—1—7 鬼谷子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邯鄲臨漳縣

13 5—1—6 毛遂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邯鄲雞澤縣

14 5—1—5 行唐口頭鎮歌謠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行唐縣

15 5—1—4 石家莊“王莽趕劉秀”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市

16 5—1—3 藁城劉海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藁城市

17 5—1—2 趙州橋的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趙縣

18 5—1—1 贊皇六宰相傳說(shuō) 民間文學(xué) 石家莊贊皇縣

19 5—3—12 倫派地秧歌 民間舞蹈 秦皇島盧龍縣

20 5—3—11 灤南秧歌 民間舞蹈 唐山灤縣

21 5—3—10 灤州地秧歌 民間舞蹈 唐山灤縣

22 5—3—9 霸王鞭 民間舞蹈 承德隆化縣

23 5—3—8 定州邢邑花會(huì ) 民間舞蹈 保定定州市

24 5—3—7 定州西四旺村龍燈戲 民間舞蹈 定定定州市

25 5—3—6 順平地平蹺 民間舞蹈 保定順平縣

26 5—3—5 南王力村高蹺會(huì ) 民間舞蹈 廊坊市廣陽(yáng)區

1 5—3—3 邱縣獅豹會(huì ) 民間舞蹈 邯鄲邱縣

2 5—3—2 北白砂龍舞 民間舞蹈 石家莊平山縣

3 5—3—1 北冶抬皇杠 民間舞蹈 石家莊市平山縣

4 5—2—12 架鼓(定州架鼓)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定州市

5 5—2—11 架鼓(安國架鼓)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安國市

6 5—2—13 豐寧南營(yíng)子吹打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承德市豐寧滿(mǎn)族自治縣

7 5—2—14 鐵廠(chǎng)飛鈸 民間音樂(lè ) 唐山遵化市

8 5—2—10 陶塤藝術(shù)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市

9 5—2—9 冀中笙管樂(lè )(曲陽(yáng)吹歌)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市曲陽(yáng)縣

10 5—2—8 冀中笙管樂(lè )(唐縣灌城村西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市唐縣

11 5—2—7 冀中笙管樂(lè )(安新關(guān)城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市安新縣

12 5—2—6 冀中笙管樂(lè )(徐水高莊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市徐水縣

13 5—2—5 冀中笙管樂(lè )(安新端村音樂(lè )會(huì )) 民間音樂(lè ) 保定市安新縣

14 5—2—4 高家口古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滄州黃驊市

15 5—2—3 道教音樂(lè ) 民間音樂(lè ) 邢臺市巨鹿縣

16 5—2—2 趙奢戰鼓 民間音樂(lè ) 邯鄲市邯鄲縣

17 5—2—1 平山民歌(尤家莊小唱) 民間音樂(lè ) 石家莊市平山縣

閱讀延展
評論列表暫無(wú)評論
發(fā)表評論